(如报名期间,教育部或北京市研招办的有关规定发生变化,以变化后的文件为准)
在阅读我院招生简章前,请务必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yz.chsi.com.cn)”,认真阅读《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工作管理规定》和《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公告》。
一、报考条件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三)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我院规定的体检要求。
(四)考生学业水平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否则录取资格无效。
2.具有国家承认的大学本科毕业学历的人员。
3.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或2年以上的,以及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符合招生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培养目标对考生提出的具体学业要求的人员,按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4.已获硕士、博士学位的人员。
请仔细阅读我院公布的招生目录和招生计划,按招生目录和招生计划中的条件和要求报考。
二、报名
报名的有关要求及报名时间和报名地点详见2025年北京市硕士研究生网报公告和我院报考须知。
三、初试考试科目
我院招收硕士研究生的学科专业为仪器科学与技术、化学。
仪器科学与技术: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一,自命题科目为自动控制原理。
化学:全国统考科目为思想政治理论、英语一、数学二、自命题科目为化学综合。
四、考试办法
初试:初试时间按国家教育部统一规定进行。不在规定日期举行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国家一律不予承认。
复试:考试时间和考试办法按教育部和北京市研招办以及我院的规定进行。
我院以接收推荐免试生为主,具有推荐免试资格的考生须按规定参加复试和体检。
五、录取办法
按教育部和北京市研招办的规定进行。
六、在学期间待遇
1. 享受免学费、免住宿费、免费三餐、公费医疗等福利待遇。研究生入学后第一年在中国科学院大学学习基础课,后两年在我院进行论文研究。
2. 提供每月1500元的助学金及导师助研津贴。
3. 就读期间可申请国家奖学金20000元/年,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学生干部奖学金。奖学金覆盖率超过在读学生的40%。
4. 根据双向选择的原则,毕业生可择优留院工作,解决北京户口,进入事业编制。
5.我院鼓励和支持学生们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积极参与策划各类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学术交流、文体娱乐等活动。
七、学制
硕士生学制为3年,学习方式为全日制。
八、招生计划
序号 |
研究方向 |
招收人数 |
导师 |
招收专业 |
电子信箱 |
1 |
重力精密测量及计量 |
1 |
冯金扬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fengjy@nim.ac.cn |
2 |
分布式守时技术 |
1 |
王玉琢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wangyzh@nim.ac.cn |
3 |
时间频率计量 |
1 |
刘昆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ukun@nim.ac.cn |
4 |
光学频率标准 |
1 |
杨涛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yangtao@nim.ac.cn |
5 |
X射线荧光技术与厚度计量 |
1 |
李加福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jiafu@nim.ac.cn |
6 |
X射线几何量计量 |
1 |
吴金杰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wujj@nim.ac.cn |
7 |
精密温度测量及电路集成技术 |
1 |
孙建平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sunjp@nim.ac.cn |
8 |
热管技术及其在温度计量中的应用研究 |
1 |
闫小克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yanxk@nim.ac.cn |
9 |
空间红外辐射基准定标技术 |
1 |
宋健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songj@nim.ac.cn |
10 |
高温红外辐射测量 |
1 |
董伟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dongw@nim.ac.cn |
11 |
原子干涉惯性测量 |
1 |
叶文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yewen@nim.ac.cn |
12 |
电声计量测试技术 |
1 |
冯秀娟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fxj@nim.ac.cn |
13 |
增材制造计量 |
2 |
侯晓东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houxd@nim.ac.cn |
14 |
电磁计量 |
1 |
赵建亭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zhaojt@nim.ac.cn |
15 |
交流电量精密测量 |
1 |
石照民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shizhm@nim.ac.cn |
16 |
芯片天线计量 |
1 |
刘潇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uxiao@nim.ac.cn |
17 |
微波功率在片计量技术 |
1 |
崔孝海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uixh@nim.ac.cn |
18 |
场强计量 |
1 |
林浩宇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nhy@nim.ac.cn |
19 |
光子数分辨探测芯片特性分析与计量研究 |
1 |
刘想靓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uxl@nim.ac.cn |
20 |
高功率激光参数计量 |
1 |
孙青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sunqing@nim.ac.cn |
21 |
光学成像显示计量 |
1 |
祁玉林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qiyulin@nim.ac.cn |
22 |
核技术与电离辐射计量 |
1 |
李德红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dh@nim.ac.cn |
23 |
电离辐射测量技术与计量 |
1 |
黄骥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huangji@nim.ac.cn |
24 |
同位素测量与计量技术 |
1 |
宋盼淑 |
化学 |
songpsh@nim.ac.cn |
25 |
诊断标志物新型捕获传感芯片集成设计及应用 |
1 |
宋德伟 |
化学 |
songdw@nim.ac.cn |
26 |
半导体材料成分计量 |
1 |
周涛 |
化学 |
zhoutao@nim.ac.cn |
27 |
营养健康技术与计量 |
1 |
王晟 |
化学 |
wangsh@nim.ac.cn |
28 |
多糖测量技术与计量 |
1 |
张天际 |
化学 |
zhangtianji@nim.ac.cn |
29 |
有机纯物质计量 |
1 |
黄挺 |
化学 |
huangting@nim.ac.cn |
30 |
纳米材料化学形态分析及应用研究 |
1 |
巢静波 |
化学 |
chaojb@nim.ac.cn |
31 |
微腔光子计量 |
1 |
王瑾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wangjin@nim.ac.cn |
32 |
生物与纳米计量 |
1 |
江游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jiangyou@nim.ac.cn |
33 |
纳米计量 |
1 |
李适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shi@nim.ac.cn |
34 |
材料计量 |
1 |
李硕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shuo@nim.ac.cn |
35 |
计量量子器件 |
1 |
陈建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chenjian@nim.ac.cn |
36 |
硅基光量子计量 |
1 |
潘奕捷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panyijie@nim.ac.cn |
37 |
生物测序技术与计量 |
1 |
张永卓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zhangyz@nim.ac.cn |
38 |
生物测量技术与计量 |
1 |
傅博强 |
化学 |
fubq@nim.ac.cn |
39 |
电磁测量技术 |
1 |
周鑫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zhouxin@nim.ac.cn |
40 |
医用光学与医用材料测量技术与计量 |
1 |
张吉焱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zhangjy@nim.ac.cn |
41 |
医学影像设备计量 |
1 |
张璞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zhangpu@nim.ac.cn |
42 |
气体计量 |
1 |
胡树国 |
化学 |
hushg@nim.ac.cn |
43 |
气溶胶测量技术与计量 |
1 |
刘俊杰 |
化学 |
liujj@nim.ac.cn |
44 |
计量数字化转型 |
1 |
刘子龙 |
仪器科学与技术 |
liuzl@nim.ac.cn |